品味圣经|英文成语的圣经典故 (42) 凡持剑者 死于剑下

2022-07-31 12:17   文/严第铎(息焉堂)  阅读量:3908

(例句)耶稣对伯多禄说: 把你的剑放回原处,因为凡持剑的,必死在剑下 《玛窦26:52》

“Put your sword back in its place,” Jesus said to Peter, “for all who draw the sword will die by the sword. 《Matthew 26:52》 

Live by the sword, die by the sword 凡持剑者 死于剑下 《玛窦26:52》  

话说耶稣受难前夕,在革责玛尼山园被因叛徒犹达斯带来的罗马军士和群众逮捕后,伯多禄伸手拔出自己的配剑,砍掉大司祭的仆人马尔曷(Malchus)的右耳。耶稣立即命令他把剑放回原处,并摸了摸那人的耳朵,治好了他....《玛窦26:52》《路加 22:49-51》、《若望18:10-11》

耶稣为何制止门徒伯多禄保护自己、并反而治好仇家的仆人?圣经学家认为是基于如下两大因素,:

一、应验预言、成就事业:被捕、受难本来就是完成祂救赎世人使命的过程,祂如果想避开这个折磨,大可以要求天父调动十二军以上的天使,但若这样一来,就无法应验《旧约》里对祂应该成就事业的预言。

二、祂在保护伯多禄:当时来逮捕耶稣的大量军士和群众,都带着刀剑棍棒,伯多禄不仅绝无胜算,反而肯定会被拿下,和耶稣一同被处死,那么耶稣要在他身上建立教会的托付《玛窦16:13-19》,不就
前功尽弃了吗? 

Live by the sword, die by the sword 是根据 耶稣原话 “拔出(draw)刀剑的人,必死在剑下”略微修改的。它至少可以做如下两种解释:

一、一个人如果老是依靠“剑”这种攻击性武器(泛指“暴力”)来过日子或解决问题,必然会遭遇他人用剑(暴力)的反弹。

二、一个人的成功和失败,都归因于同一个人(或物件),这和汉语成语中的 “成也萧何、败也萧何” 有异曲同工之妙。 当年韩信胸怀壮志却落魄于江湖,幸运地获得萧何的赏识,推荐给刘邦,成为西汉开国的功勋将领;可惜后来据说因为权力欲望太大,引起刘邦警觉,最终被萧何施计诛杀了。对韩信来说,他因萧何而功成名就,却也因萧何而命丧沙场。

网上还有人将 live by the sword,die by the sword 解释成   “善有善报、恶有恶报” 甚至“要怎么收获、先怎么栽(种瓜得瓜、种豆得豆)”? 我认为这些都过于牵强了。

附图一   耶稣劝阻伯多禄收回利剑、并治愈司祭长仆人被砍下的耳朵示意图。

已有0人赞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