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经:岳厄尔先知书 2:12-18 格林多人后书 5:20-6:2 玛窦福音 6:1-6,16-18
讲道:
今天是教会传统的“圣灰礼仪”日,从这一天开始,教会正式开启了为期四十天的封斋期,也称之为四旬期,之所以用四十天的时间来准备复活节,是因为“四十”这个数字在圣经当中多次出现,且含有不同的意义,比如净化人的罪过,或帮助人走进天主,获得力量等等。
在《旧约》当中我们所熟悉的洪水灭世,就是由上主降雨四十天四十夜,来消灭充满罪恶的人类;梅瑟在西乃山禁食四十天四十夜,之后他与天主成功地订立了盟约;以民在旷野漂泊了四十年,净化了自己奴性的观念;尼尼微人痛悔四十天,平息了天主处罚他们的义怒,等等。这些“四十”所代表的寓意,正是教会制定四旬期的目的,为的是警醒我们,藉着“四十”这个数字净化自己的罪过,帮助我们走进天主,获得恩宠,《礼仪宪章》第109号,称四旬期有双面内容,就是:“藉着纪念洗礼和预备洗礼,并藉着补赎让信友更热切地听取天主圣言,并诚恳地祈祷,以准备庆祝逾越奥迹。”这段话告诉我们,在四旬期内要做好两件事:一是,准备候洗者在逾越节领受入门圣事,藉着洗礼涤除原罪和本罪,使之在基督内成为一个新人;二是,每个基督徒要藉着悔改、补赎、斋戒、祈祷、爱德等行动,准备好自己的身心灵,使自己以革新的面貌和纯洁的心灵,迎接基督的复活庆典。换句话说,四旬期是整个教会,包括候洗者和教友,在逾越节前的慕道和灵修反省期,为使我们在基督内,能经验逾越的喜悦。可以说没有慕道者和我们基督徒在信仰上的皈依,就没有四旬期;没有候洗者洗礼和我们已领洗者的更新,以及与天主与他人的修好,便没有逾越节庆典。
今天是四旬期的第一天,礼仪的特点是擦圣灰。这个传统要追溯到第七世纪,当时的罗马教会为了犯大罪的人,他们愿意悔改,而设立了在头上擦灰土的礼仪,并规定此礼用于四旬期的开始日举行。因为四旬期开始总在星期三,所以才有了“圣灰星期三”的说法。起初的“圣灰礼仪”只是针对犯大罪的人,不针对一般教友。犯什么大罪的教友呢?比如:奸淫、凶杀、被教、拜偶像等等,犯了这些大罪的人,要在星期三,四旬期开始这一天,头上撒灰土,在所有教友面前公开忏悔自己的罪过,并要做四十天严厉的补赎。然后在圣周四早晨的弥撒中,主教会赦免他们的罪过,并接纳他们重新回归教会团体。
后来出于羞愧,人们不愿意公开悔罪,渐渐地公开悔罪的传统,被兴起于隐修院的私下告解方式所取代,但擦圣灰的礼仪却保留下来,变成一种谦逊、做补赎的神修方式和个人灵修的表现。擦圣灰的人也不再局限于犯重罪的人,而是由教宗乌尔班二世推广至普世教会,任何人都可以在“圣灰礼仪”这一天擦圣灰,代表自己愿意忏悔己罪、归于基督、力行忍耐,愿意让自己的信仰生活滑向深处。有句话说,别人不一定会因为你的信仰而尊重你,但却会因为你的善言善行而尊重你的信仰,所以擦圣灰是一个悔改的标记,它提醒我们要改过迁善、除旧根新,在信仰上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。
擦了圣灰不悔改,“圣灰礼仪”只是一个仪式,没有意义;擦了圣灰而悔改的人,圣灰才能变成我们获得天主恩宠的方式。今天的《福音》提到三种善功:祈祷、斋戒、施舍,这三样善功也是教会鼓励我们基督徒,在四旬期内操练的灵修功课。
祈祷是强调人与天主的关系,祈祷的本质在于与耶稣面面相对、心心相应、默默相通。简单地说祈祷就是和天主说话,把他当成我们最知心的朋友,分享我们的喜怒哀乐、是非对错。假如我们在与自己的好朋友聊天时,对方心不在焉,我们会感到不舒服、不被尊重,那么我们在祈祷时和天主说话,是不是也应专心致志,不要分心走神呢?真诚地祈祷才能得到天主俯允,形式化的祈祷是对天主的一种敷衍。《圣经》当中记载耶稣是一个非常爱祈祷的人,每次在他做事或宣讲前,他都会祈祷,表达他与天父的深刻关系,也藉着祈祷获得天主的力量。所以让我们效法耶稣,做个爱祈祷的人,怀着信德和发自内心的祈祷,必定会得到天主的恩典。
施舍是强调人与他人的关系。保禄宗徒说,“施予比领受更有福。”施舍就是爱德的行为,我们对别人做了什么样的爱德行为,这个都可以归为施舍。在这里提前透露一下,今年四旬期,北京教区将推出一个“爱德礼盒”的活动。这个通知会在下个主日第一主日宣布,每个教友可以领到一个礼盒拿回家,然后四旬期强调克己、补赎、节捡,用我们克己、节捡省下来的钱,放到这个礼盒里做爱德的事情,比如我们可以少参加一次娱乐活动、少抽一盒烟、少喝一瓶酒、少吃一顿饭,节省下来的钱放在礼盒当中,等四旬期结束的时候,教区统一收回爱德礼盒,然后这些资金全部归于北京教区的“天慈慈善基金”,然后用于贫困家庭的帮助、对失学儿童的资助、以及对灾区的赠灾、捐款等等。
当然施舍和爱德有多种方式,捐献钱财只是一种,还可以以非物质的东西,表达我们的施舍。佛教讲眼施、言施、心施。眼施是指用柔和善意的眼神去看别人,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当你用善意的眼神看别人时,对方就能感受到你的善意和温暖,如果你用恶狠狠的眼光瞪着别人时,对方就会感到压抑、不舒服、甚至是恐惧。言施是指用善意的言语和人交谈,例如对没有信心的人说句鼓励的话,对悲伤的人说句安慰的话,平时与人交往多讲肯定和赞美的话,少讲批评和指责的话,这些都属于言施。心施是指内心对人怀有善意,即使帮不了别人什么忙,但心里也是愿意别人好,事实上真正的善行一定发自我们的善心。没有善心也许也能做一件善事,但拥有善心的人会一辈子做善事。
最后是斋戒,斋戒强调的是人与自己的关系。我们之所以会常犯罪、得罪天主、得罪他人,往往是因为我们的私欲偏情,不好的欲望不仅会让我们内心烦躁,还会消磨人的意志,甚至会让人在罪恶面前变得欲罢不能。没有欲望,人的内心才会变得刚强,臂力千刃,无欲则刚,对此教会在四旬期内特别强调斋戒,目的,就是让我们以禁食迎接饥饿的挑战,通过管控肉体层面的食欲,引申为管控精神层面不好的欲望。以此来革新自己,同时也能获得天主的力量,抵抗罪恶和魔鬼的诱惑,从而在信仰的旅途上,逐渐相似保禄宗徒所经验到的:“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,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。”
各位兄弟姐妹,让我们藉着祈祷、施舍、斋戒这三样神功,在天主恩宠的助佑下,度一个有意义、有收获、使信仰生命得到提升的四旬期,愿天主降福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