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理的答案之书

2023-04-22 11:39   万有真原  阅读量:5087

作者:赵佳玮

 

佛道是一种神秘学,比如道教追求养生,是身体上气的畅通。佛教追求心中无念的状态,希望能远离烦恼。两种方法都让人进入了完全安静的情况下,在直觉的带领下,走向真理。就如老子说的“人心常清静,天地悉皆归。”所以,得道,在佛道看来,就是了悟真理,回归本源。他们的确都是在追求回归本源。于是,达摩祖师说见性成佛,成了很多修佛之人所追求。

我们把本源看成一个房子,房子外面写着真理。达摩祖师明白真理蕴含在内心,就如老子说,足不出户足以知天下。他们通过内心安静下来的感悟了知世事。他们来到了一个写着真理的门口,这个门在内心。比如,很多禅修的、打坐的、会参话头“念佛的是谁?”最后答案是自己。所以,修佛就是成神之路,因为他们找到了自己原来是神的感悟,他们找到了内心中写着真理的房子,到了门口。

为了维护这个真理与人的行为契合,佛学中有很多修行方法,比如,打坐去训练内心不受外界影响的定力,比如,观世音耳根圆通法门,让人耳朵注意听到的善于分辨。对于初入佛学的人都会接触《心经》和《金刚经》,通过抄经让内心平静。《心经》的意义是让人回归无烦恼的法界,《金刚经》让人破除执念妄心看破实相。两者皆让人回归空。佛法的智慧是空性的智慧。两本经书都让人回归空性,到达一种没有烦恼和执念的境界。

佛道的真正修行场所是出世。因为他们的祖师释迦摩尼和老子皆是出世者。其实活在这个世界中,无法完全出世而达到解脱,那只是自我安慰。不过提供一个出世的清静场所,的确能给一些众生提供一个活法,并无大碍。所以,如果要把佛道的内容用在了入世场所中,他们不能完全解决一个人的所有生活智慧。在中国入世是靠儒家思想。儒释道只有三种思想结合在一块才能成为中国人的处世智慧。

佛家起源于印度,释迦摩尼提出的是小乘佛教,四圣谛(苦集灭道)。其追求的终极真理是了知世界上一切都是在变化的。而中国的大乘佛教是与小乘佛教完全相反的教义,主要提出了自性(清静自性圆明体)。心经中讲了“无苦集灭道”,那是一种在法界不生不灭的状态。小乘佛教并没有提出世界上有一个不变的本源,而大乘佛教提出了不变的自性。大乘佛教进入了中国和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相结合,会发现其实儒释道的最根本核心在易经。也就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根本是易经。易经是分析万物世事运行的规律。

明白儒释道的人已经是一个智者了,走向真理的路坎坷重重,如果真的要自己去走才能看到,那就要越过儒释道的高峰,才能看到下一个高峰。不然,在山下的人看着上面的山峰,会分不清哪个才是最高的峰。

儒释道后面的下一个高峰就是神学。耶稣说“我是真理、道路和生命。”儒释道想要的答案都在神学中。

基督就是本源。佛道通过各种修炼方式的最后终点就是基督。前文把本源看成一个写着真理的房子。佛道的修炼就是自我摸索,去寻找那个真理房子。找这个房子就十分艰难,即明白本心。了解本心,后深化并丰富本心更是各门各派五类杂陈。所以,修行佛道在常人眼中是一件很难的事。他们是一种神秘学,在看不到的黑暗中摸索光明。

而基督就告诉众人,房子在这里,过来吧。这里房子上不光门口写着真理,门内还有无穷无尽的宝藏等着人去灵修。为了害怕被骗,对于走向基督的人不光花了很多时间去相信自己的决定,来到了门口。当打开门,才发现里面已经排列了很多规整的智慧宝库,一切才刚开始。

佛法和道学都各有其智慧之处,他们并不与神学有冲突。然而,如果人们想把一个并没有那么高度的学问提拔到更高的境界,那么就会出问题。佛法是一种治愈心灵的妙方,解决心理痛苦的良药。道学是了解世间规律的智慧总结。神学自带理智,人唯有理智回归上帝,人才能真正自由。

神学中说,人原有上帝的荣光,人把自己交给上帝,不需要恐惧,这证实了佛学中说的“成神”、“放下”和“无有恐怖”,但是佛学中没有提到上帝(造物主)。上帝是爱的本源,但是佛学中没有提到爱。佛学中有慈悲,就是理解人的苦从而有一种包容心。也提到了远离爱恨,因为爱恨是一种情感,而情感会伤人,使人烦恼。佛学一种实证的学问,也是从人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。现在量子力学的发展最后会验证佛学。所以,佛学像是科学的尽头。佛学本质上是观察这个易变的世界而得出的结论。这正应证了释迦摩尼感叹这个世界的真理就是易变。就如物理学说的事物一直在运动。佛学的本质是物理学。

神学的本质是不断向内挖的灵修行为,让人的灵更相似于上帝,那个本源。不过,即使基督徒在这个真理的房子内修炼,也很难通过窄门。

对,人间就是这么残酷的地方。有些人不愿多想,就那样平平淡淡过完这一辈子,有些人为了求道,刻意苦修,辛苦折腾一辈子。有谁能判定他们的决定呢?所以,不禁感叹人生也是空虚。一切的决定在于自己,也在于是否有相应的因缘而来。

所以,一切随缘。喜欢就来吧,不强求。

已有0人赞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