良木嘉果|伊人

2018-06-03 00:06   李永敬执事  阅读量:3922
文/李永敬执事(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微信公众号)
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
溯洄从之,道阻且长。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央。
蒹葭萋萋,白露未晞。所谓伊人,在水之湄。
溯洄从之,道阻且跻。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坻。
蒹葭采采,白露未已。所谓伊人,在水之涘。
溯洄从之,道阻且右。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沚。
 
这首名为《蒹葭》的诗歌,取自《国风·秦风》,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《诗经》中的一篇。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,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;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歌。
 
“伊人”从“在水一方”到“在水之湄”到“在水之涘”;从“宛在水中央”到“宛在水中坻”到“宛在水中沚”,似乎愈来愈清晰,但却也可望而不可即。这种虚虚实实的意象,构成了朦胧而优美的意境,生动地表现了痴情者对于“伊人”诚挚的情意与追求。
 
思之,诗中所描写痴情人对于“伊人”的那份执着的追求与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的坚韧,正是一个修道人内心的独白。只是,修道人的“伊人”非诗中所描述的那个朦胧不清的心理幻影,而是真真实实的降生成人的天主子——耶稣基督;修道人所追求的,亦非情感上的寄托与向往,而是接受并继续天主子耶稣在世的使命:“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,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。”(玛28:19)
 
而对于“伊人”的渴求与寻找,需要我们修道人终其一生并为之付诸全部的身心灵。也正是这份渴求与寻找,支撑并坚定着修道人的信心与信念。
 
转眼之间,十个春夏秋冬已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溜过。有过伤心和泪水,有过初进备修院时的喜悦与兴奋,亦有过数年之后内心的徘徊与挣扎。经验中,耶稣就像诗中的“伊人”,若隐若现。有时感觉祂是那么的清晰可见,就在你的身边,看守着你、保护着你、陪伴着你;而有时却常常不见祂的踪影,内心深感忧闷。人性的软弱、环境的影响,时常会使得我们心神不定,在不觉间偏离了我们内心的方向,于是有时候会突然地发觉“耶稣不见了”。
 
神师说,耶稣喜欢跟人捉迷藏,祂希望看到我们在寻找祂。慢慢的,我发现了真相:其实,并不是耶稣不见了,而是我们的心不在了。祂一直在那里,从不曾离去。只是时间久了,我们的目光是否还依然的停留在祂身上?我们的内心是否还保持着起初的那份喜悦与兴奋,是否还持守着对“伊人”的那份执着与追求?
【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每周圣召故事】

已有0人赞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