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濯足礼」的圣经根据

2021-04-02 00:22     阅读量:11708

「濯足礼」的圣经根据

关于脚,圣经中有超过两百四十处的参照。在许多情况下,「脚」含有隐喻或象征性的意涵。举例来说:「将敌人踩在自己的脚下」象征着「战胜了敌人」。保禄指着复活的基督,坚定地说:「天主使万物都屈伏在祂的脚下。」(格前十五27;弗一25;咏八6;咏一一零1)。脱掉脚上的鞋子,标记人对所站立的圣地表示崇敬(出三5;苏五15)。跪在某人脚前,可能表达的是感激,就像叔能的妇女在厄里叟治愈她儿子之后俯伏在他脚前一样(列王下四37)。那也可能是一种恳求的姿态(跪伏在他脚前),有如艾斯德尔俯伏在薛西斯王脚前(艾八3),雅依洛俯伏在耶稣脚前(谷五22),或一位女儿附了邪魔的妇人俯伏在耶稣脚前(谷七25)一样。门徒是坐在老师足前学习,就像玛利亚坐在耶稣足前(路十39),以及保禄坐在加玛里耳足前(宗二十二3)一样。玛利亚在其兄弟拉匝禄死后,俯伏在耶稣的脚前(若十一32)。玛利亚玛达肋纳和另一位玛利亚则抱住复活基督的脚并朝拜祂(玛二十八9)。

许多时候,圣咏作者描绘天主的引导和保护,使用「放脚在盘石上」(咏四十3)或「不让脚步滑倒」(咏六十六9)的形象。耶肋米亚先知曾抱怨他的仇敌「在他脚下设下罗网。」(耶十八22)保禄引用了《依撒意亚先知书》,赞叹:「传布福音者的脚步是多么美丽啊!」(罗十15;依五十二7)。耶稣派遣门徒前往从事使命时,告诉他们:如果有人不欢迎他们,或不听他们的话,他们可「把尘土由脚上拂去」(玛十14),象征解除关系。

所有提及「脚」的圣经经文中,最重要的是耶稣在最后晚餐时为门徒洗脚的那一段(若望十三1-20)。乍看之下,耶稣所做的似乎只是单纯的招待之举。圣经中多处提及主人会向客人提供给水,供他们洗脚(创十八4;创十九2;创二十四32;创四十三丝24;民十九21;撒下十一8)。然而,在这些场景中,客人都是用主人提供的水来清洗自己的脚。至于为他人洗脚,则具有更深度的意涵——服务。

《撒慕尔纪》(上)就有这样一则例子:当达味的仆人前来迎接阿彼盖耳去给达味作妻子时,女子回答说:「你的婢女情愿作奴隶,给我主的仆人们洗脚。」(撒上二十五41)《路加福音》记载一位妇人获得的宽恕多,且用自己的眼泪洗净了耶稣的脚(路七38)。当耶稣赞美她时,同时也批评西满这位东道主没有准备水来让他濯足(路七44)。在其他的福音中,这一幕开启耶稣的受难史,讲述妇女为耶稣傅油,预先准备祂的死亡。在《马尔谷福音》和《玛窦福音》中,是一位匿名妇女在耶稣的头上傅油,但《若望福音》记述伯大尼的玛利亚在耶稣脚上傅了油(若十二3)。在她为耶稣的脚傅油后,若望宗徒叙述耶稣于最后晚餐中为门徒们洗脚的场景。

这场景一开头就将耶稣为人洗脚的举动与祂的死亡连结起来,且福音作者诠释了这一举动:「祂既然爱了世上属于自己的人,就爱他们到底(希腊原文 “eis telos”)」。(若十三1)。Telos也可译作「完满地」或「完全地」,这个字与耶稣在字架上的最后一句话——「完成了(希腊原文 “tetelestai”」(若十九30)——中的动词字根相同。这「前呼后应」(inclusio)的文学技巧帮助我们理解「洗脚」是一蕴意深奥的象征性行动,为门徒和我们解释了耶稣死亡的意义。它是一个「行动的比喻」,如同耶稣所有的比喻一样,而门徒们也努力去理解它的涵义。在对观福音中,当耶稣预言十字架苦难时,伯多禄抗议并反对了(谷八31-33)。在《若望福音》中,耶稣则回答他:那些不和祂一起进入这个行动的人,永远不能分享祂的产业(若十三8) )。

耶稣不仅为他们洗脚服务了,也向他们展示该如何彼此服务(若十三12-15)。桑德拉.施耐德(Sandra Schneider)曾指出,服务可分为三种类型。第一种是去服务地位高于自己的人,例如:奴隶为主人,雇员为雇主。第二种是有能力者服务有需要者,例如:父母为孩子,或老师为学生。在这两种情况中,存在着地位上不平等及一定程度的义务。而耶稣所展示的是第三种:朋友为朋友。这是一种服务,透过服务本身,爱心的举动会引起对方以爱和善意回应。它并非是在封闭的朋友圈内进行的互惠服务,而是往外去吸引他人进入这个友谊的圈子。耶稣对「祂的朋友们」说:去成为一位「使者」(希腊文 “Apostolos”,英文 “apostle”,中译为「宗徒」),就是「被派遣者」(若十三16)。不仅如此,耶稣甚至将这爱心的服务扩展到那些不会回报的人身上。祂并不会跳过将出卖祂的那一位及将否认祂的那一位,祂洗了所有人的脚。

耶稣举例(若十三15)说明,即:一个人为自己的朋友服务,并为他献出自己的生命。因此,耶稣不再称门徒们为「仆人」,而是称他们为「朋友」(若十五15),并宣称:「人若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,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。」(若十五13)在此,耶稣既诠释自己死亡的意义,也邀请门徒们进入同样的生命模式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初期教会雇用寡妇来从事使徒工作时,要求这些妇女具备的资格之一是:她们须因「洗过圣徒的脚」而有声望(弟前五10)。我们每年于圣周四行这项礼仪时,就是以象征性的行动体现这一具有深邃意义的比喻,它邀请众人进入耶稣的生命,祂为我们——祂的朋友——洗脚(服务),并邀请我们继续祂建立「朋友团体」的使命,彼此洗脚(服务)。

(取自: “What’s Biblical about . . . Washing Feet ?” 《The Bible Today》Vol.49/4 July)

文/Barbara E. Reid, O.P.(美国天主教大学圣经博士)
译/陈静怡修女

已有0人赞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