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证人,是「看见」上主的人——复活主日

2024-03-30 10:07   意鸣子  阅读量:5149

复活主日

见证人,是「看见」上主的人

若望书信开始的话令人非常感动:「我们听见过,亲眼看见过,瞻仰过,以及我们亲手摸过的——生命之言,……我们也传报给你们」(若一1:1- 3)。他的经验让人羡慕,可是无法重复。然而,要成为「基督的见证人」,并不是必须要与纳匝肋的耶稣,一起走上巴勒斯坦的路途。

保禄,他也没有直接见过耶稣,却也成了见证人:「为你见到我的事,以及我将要显现给你的事作证」(宗26:16),并且从耶稣那里领受了任务:「你怎样在耶路撒冷为我作证,也该怎样在罗马为我作证」(宗23:11)。

要成为见证人,需要的是「看见」活着的主,超越死亡。

见证并不是要一个好榜样,这当然有用,但见证其实是另一个含义。一个经历死亡进入生命的人;一个被复活的光照耀,肯定他的生活方式改变并获得了新的意义的人;一个在基督的信仰中获得了对喜乐和痛苦的意义,不论是喜乐还是忧伤的时刻都不会失去希望的人,这些人就成为见证人。

让我们来问问自己:我们的一切计划是否一直都以复活的基督为基础?当我们购买、销售、交谈、继承遗产、选择是不是再要一个儿子……等等,我们有想过复活的耶稣吗?或者我们认为这个现实世界与逾越节没有任何关系?

谁「看见」过主,没有了主就不能做任何事情。

 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样的信息,现在让我们重复以下的话:

「如果我们打开心灵去理解圣经,我们就会看见主。 」

 

读经一 (宗10:34,37-43)

今天的读经是宗徒大事录中伯多禄八篇讲话中的第五篇。背景是凯撒勒雅,在百夫长科尔乃略家里,聚集了一群正在等待接受洗礼的异教徒。

这段经文很珍贵,因为这是表达初期基督徒团体如何讲授信仰。作者把它放在伯多禄的口里,是为了赢得权威,保证其官方价值。我们来看看这个宣讲中有甚么重点。

首先,谈到耶稣的生活。「他行了很多善事,照顾所有被恶伤害的人们,因为在他内有天主的力量」(37-38)。文中也指出了他开始做这些事情的地点和时间,一切都开始于加里肋亚,在接受若翰洗礼之后。之前,他在纳匝肋度过的童年和青年时期,可以满足我们的好奇,可是与我们的信仰没有关系。

伯多禄强调的是具体的事件,可以验证的,人们都知道的,因为基督徒的信仰不是建基于神秘沉思,或者神话人物,而是一个具体的人,生活在一个确实的时间和地点。我们期望伯多禄至少也有宣讲福音的提示,但取而代之的是他直接进入到这个现实世界,他因为耶稣而产生的转变,一个新世界开始了。

这篇宣讲的第二个要点是:人们做了什么?他们没有接纳受天主派遣的耶稣,而是把他钉死在了十字架上。 (39)

天主怎样反应呢?伯多禄说:祂不能抛弃自己忠诚的仆人,不会让他做死亡的囚徒,祂复活了耶稣。天主的工作与人的相反,他们把他置于死地,把他推向坟墓。天主是安慰生命和给予生命的主。这是我们信仰的基本信条。 (40).

最后指出弟子们的使命:他们是这些事情的见证人(39,41),被派遣去宣讲和见证耶稣是生者和死者的审判官(42)。这条真理是信经的一部分,不是威胁,而是喜乐的信息。宗徒们需要告诉一切人,耶稣不是判罪的审判官,而是天主检视每一个人生活的标准,衡量一个人成功和失败的度量衡,没有更高的实例。犹太人不能自恃信仰天主和遵守法律就高枕无忧。天主建立的参考坐标不是法律和传统,也不是人确定的什么标准,而是耶稣,也只是耶稣。

宗徒们是耶稣的见证人,因为他们曾经与他一起生活,与他一起吃喝,亲耳聆听他的教导,看见他完成的奇迹。他们的见证是他们与耶稣在一起的唯一经验,这足够那些愿意以虔诚和纯洁的心聆听的人们享用。 

 

读经二 (哥3:1-4)

保禄写信给哥罗森的基督徒,回忆他们领受洗礼的那天,获得新生命,这生命的完满实现不是在这个世界,而是在天主的世界。 

关于这个新生命的信仰,基督徒与无神论者不同。无神论者相信人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奋斗,在这个世界上就可以获得救恩。

可是,即使所有的物质方面问题都解决了,有足够的食物给所有的人吃,痛苦和疾病也都被征服了,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人心深处:我为什么活着?为什么死?我从哪里来,到哪里去? ……只有死后而复活的耶稣才能够给这些问题以满意的答覆。

保禄并不是告诉基督徒不要对这个现实世界不感兴趣,他们都要像其他人一样,要工作和努力。尽管如此,基督徒相信完满丰盈的生命不是在这个世界上可以达到的。 (2)

善行是不能缺少的,这些是新生命的实际展示,是耶稣临于我们生命中的记号。如同果实需要长在活力充沛的树干上,人的善行也需要耶稣。 

 

福音 (若20:1-9)

「一周的第一天,清晨,天还黑的时候,玛利亚玛达肋纳来到坟墓那里,……」(1)复活节福音读经的前几个字让我们感觉到,或者几乎可以呼吸到死亡已经获得胜利的记号。大地覆盖着沉默、静寂,一个妇女孤独、无畏地行走在黑暗中。似乎死亡自动接掌了权力,沉默和黑暗在庆祝胜利。权力、罪恶、不正义、狡猾似乎决定性地压倒了生命的力量。

可是我们看到什么事情发生了呢?当玛利亚发现坟墓空了时候:场景像施了魔法一样变化了。被一个颤抖的声音打中,所有的人物都从麻木中震醒,开始快速运动:「玛利亚玛达肋纳跑去见西满伯多禄和耶稣所爱的那另一个门徒,……两人一起跑,但那另一个门徒比伯多禄跑得快,先来到了坟墓那里。」(2-4)一切都让他们震惊,安息日之后的这一天,生命以全部的力量重新爆发了。天主介入了,坟墓被分开了,可是玛利亚玛达肋纳还没有明白,她以为遗体被偷走了。她的反应是本能、自然的,任何人面对这样的空坟墓都会这么想。

我们可以肯定这第一个意见,但是也可以继续追问其意义。面对死亡,我们可以屈服,或者痛哭,也可以向高天的光明打开心门。

现在玛利亚玛达肋纳离开现场了,在跑向信仰的竞赛中,她的见证传递给了另外两位宗徒。一位大家都知道了,就是伯多禄;另一位没有名字,一般认为是宗徒若望。但是这种身份的澄清在很晚以后了,大约在若望去世后一百多年。我们可以认为就是这位耶稣最爱的宗徒,尽管如此,在若望福音中,这个形象肯定有一个象征意义。

这个宗徒没有名字,但总是与伯多禄经常有些联系:

1、他与安德肋一起进入场景。有一天他们两人看见耶稣路过,问耶稣在哪里住,就跟随他去了他住的地方,整夜留在那里。这与伯多禄有什么关系?关系在于他比伯多禄更早到达耶稣那里(若1:35-40)。

2、关于这位宗徒,直到最后的晚餐前,一直再也没有提起过。在晚餐上耶稣说十二宗徒中有人要出卖我。谁会知道是哪一个出卖老师呢?谁能够认出来哪些人与耶稣站在一起,哪些人反对耶稣呢?不是伯多路,而是这位没有名字的宗徒,他头靠在耶稣胸前(若13:23-26)。

3、在耶稣受难期间,伯多禄停下了,而且否认老师,可是无名宗徒有勇气跟随耶稣,进入大司祭的家,在整个审讯过程中陪伴在耶稣附近(若18:15-27)。

4、在加尔瓦略山,伯多禄不在,他逃跑了。耶稣的爱徒,这位无名宗徒与耶稣在一起,陪伴耶稣的母亲站在十字架下(若望19:25-27)。

5、然后是今天的读经,伯多禄不论是在物质还是精神方面的竞赛过程中都再次落后了,后面我们马上会看到(若20:3-10)。

6、在提伯里亚海,是这位无名宗徒先认出了站在海岸的那个男人是复活的主,然后伯多禄才认出来(若21:7)。

7、最后,耶稣派遣宗徒们跟随他,伯多禄没有勇气一个人出发,感觉到需要耶稣爱徒陪伴身旁(若21:20-25)。

那么这些信息告诉我们什么呢?为什么他没有名字呢? 

他代表真正的耶稣弟子。当他第一次遇到耶稣的时候,毫不犹豫地直接跟随了耶稣,。为了和耶稣在一起,聆听师傅的讲话,他连睡觉都不顾了。他了解耶稣,而且能够马上发现谁是耶稣的朋友、谁是敌人。即使在生命遇到威胁的时候,他仍然跟随耶稣。这位宗徒没有名字,因为每一个人都被邀请拥有这个身份。 

现在我们看一看跑向坟墓的这两位宗徒。无名宗徒率先到达,弯腰低头看到殓布在地面上,但是没有进去。后来伯多禄到了,他进了坟墓,看到殓布和耶稣头上的那块汗巾,没有同殓布放在一起,而另在一处卷着。

没有任何奇迹,没有天使显现,所能够看到的只是死亡的记号。或许两位宗徒有个直觉,像若望克里斯托莫所说:「不论是谁把遗体搬走了,不可能镇定自若、井然有序地先把殓布解下来,把汗巾整齐地卷起来放在头旁边。」遗体看来不应该是被盗。

伯多禄又停下来了,感到震惊和惊讶。他感觉到了,可是没有能力再往前超越。他的思路被锁在所看到的死亡场景下。而无名宗徒步伐更加超前:他看到了就开始相信了(8)。这是走向信仰复活的主的步伐中关键一步。面对死亡的记号,坟墓、殓布、汗巾……,无名宗徒开始领悟到生命的胜利。

接着经文继续同时提及到两位门徒。「这是因为他们还不明白,耶稣必须从死者中复活的那段圣经」”(9)这似乎不合逻辑,至少对于无名宗徒。可是,在这里,若望不是在冷漠地编辑编年史,而是在对他的基督徒团体指出信仰的路径。从记号出发,也就是福音书中记录的材料(若望20:30-31),但是如果不学习圣经,聆听并且执行天主的话,这一切都会仍然继续留在奥秘和无法理解中。是圣经和天主的话照耀我们的心灵和头脑,启发我们的内心而使我们发现复活的主。真正的宗徒不需要其它验证,不需要天使博士托马斯陈列的逻辑推理。

耶稣曾告诉门徒:「如果落在土地里的种子不死去,仍然是一粒;只有死去了,才结出数倍的果实」。谁如果仍然不相信这一点,仍然认为生命的赠与是荒唐和疯狂的,那是因为他在赠礼后所看到的只是死亡的记号。可是在逾越节的光辉下,真正的宗徒「开始」理解,为了兄弟姐妹赠出的生命,明白了天主的祝福。

这一段读经的结尾部分,两位宗徒「返回到家里」(10)。给人的印象好像是一切都回到了过去,没有任何改变,但事实并非如此。这位宗徒认识了耶稣,见证了那些事情,看到了那些记号。他们每一天继续的生活,可是一个继续沮丧和失望,而另一个则被光明所引导,升起新的希望。

已有0人赞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