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误解的标记:十字架

2023-09-18 12:37     阅读量:5728

光荣十字圣架

 

被误解的标记

 

9月14日

 

十字架是基督徒显示自己信仰的外在标记。然而,在初期教会的首三个世纪,基督徒有意识地不用十字架作为信仰的外在标记。他们采用了另外一些认可的标记:鱼、面包、鸽子、牧人,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描绘十字架,唤起了他们主人的坏名声的死亡,为奴隶和强盗保留的死亡,这是他们被外邦人嘲笑的动机。

 

约于公元180年,哲学家塞尔苏斯(Celsius)认为故事里的神总是显得美丽,穿着华丽。他反对基督徒,说:「如果天主的神降生成人,他至少是在所有的人中是最美丽、最有能力、最有威严、最有声音和最有口才的人。相反地,耶稣与别人相比,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。他是一位流浪者,别人看到他都感到惊愕,困惑;他在名声不好的税吏和的渔夫中穿越全国。我们知道他是如何结束的:我们知道他的门徒的叛逃,他受谴责,虐待,侮辱,遭受酷刑的痛苦......以及当他在十字架上时,从内心所发出向天主的呼喊。

 

在柏拉丁学校(Palatine school)发现的一幅雕刻画,是用来教授那些在朝廷服役的页面,是著名的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00年,是描绘了一个年轻人用驴头朝拜一个钉在十字架上的人。铭文上写着:「Alexamenos朝拜他的天主。」 是一幅典型讽刺基督徒崇拜的漫画,可能是一个奴隶,想要嘲笑一个皈依新信仰的同事。

 

「我们所宣讲的,却是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:这为犹太人固然是绊脚石,为外邦人是愚妄」(格前1:23)保禄这样宣讲。但是十字架却是基督徒表达真理的外在标记。

 

于公元335年9月14日这一天,十字架正式成为基督信仰的外在标记。这一天,在圣城耶路撒冷聚集了很多来自各地的朝圣者,共同庆祝由君士坦丁堡皇帝在耶稣的坟墓上所建造的圣殿落成典礼。在加尔瓦略山上,皇帝竖立起一个非常壮观与宏伟的十字架,目的是为纪念耶稣在此的牺牲。从那一天起,十字架就成为基督徒信仰外在的壮丽而庄严的标记,并且往往是用很珍贵的金属所铸造而成,在教堂顶部、在旗帜上、在士兵们的头盔上、在钱币上都可以看到十字架;而且都是用很珍贵的珍珠镶嵌在一起的。不幸的是,几个世纪以来,从爱情的象征和拒绝所有暴力的标志来看,它有时被改为强制施加天主的名字的「政治」权力,并经常被沦为护身符,项鍊 ,迷信的姿态。

 

今天的节日就是让我们明白十字架真正的意义。

 

基督徒团体爱这个标记已经有十七个世纪了,但并不将它偶像化。我们意识到展示的十字架并没有使一个社会成为基督徒,而是基督徒的生活。基督徒是「被钉」与受迫害,是因为他们拒绝崇拜财物与权力的偶像,并使自己成为和平的建设者。

 

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样的信息,现在让我们重复以下的话:「愿任何遇见基督徒的人,总能在基督徒身上,看到他是愿意献身的钉十字架的人。」

 

读经一:户21:4-9 

那些行走在西乃旷野中的人,常有指引建议他们,不要光着脚走;因为在沙里潜伏着敏捷和有毒的蛇,时常准备攻击任何靠近牠们的东西。人只要被咬一口,就可能在半小时内死亡。即使是马看到这些蛇时,也很躁动,难以驾驭。

 

以色列子民在出埃及时,在旷野中常经历过一个特别蛇肆虐的地区,常常受到蛇的侵袭。圣经中的文字称为「燃烧」的灼痛,可能就是因为毒蛇咬伤所带给人灼伤的痛苦所造成的。这样的受伤者也不计其数。

.

今日的读经一,就是一群埋怨与反对的人所发生的事,他们因为厌倦行程的疲劳,缺少食物与水,没有人照顾,因此对上主发出令人厌倦的控诉:在路上人民已不耐烦,5 抱怨天主和梅瑟说:「你们为什么领我们由埃及上来死在旷野﹖这里没有粮食,又没有水,我们对这轻淡的食物已感厌恶(4-5节)。」

 

与古代人一样,以色列人对天主的印象也很模糊。他们认为被毒蛇咬伤是天主对他们犯罪的惩罚。其实并不是这样,只是一个偶然的事情。在这里,作者只是要唤醒读者,要将全部的目光放在天主身上,并且只有天主可以为人带来救恩。梅瑟做了一条铜蛇,高高的举起来;并且相信,凡是那些被毒蛇咬伤的人,只要一仰望它,就可以得到痊愈。

 

古代的人,对蛇的形象是神秘而模糊:牠是死亡的标记,也是生命的象征;牠可以作为毒药注射,也可以提供健康和不朽。牠代表愈合; 人们认为,皮肤的剥落会给牠带来多年的青春活力。

 

梅瑟所完成的动作,就是受到这样可以带来益处的标记思想所吸引,可能会有魔术的意义与古代偶像崇拜在内。甚至在耶路撒冷的圣殿内,有一条由铜所做的蛇,人们朝拜牠已有很长时间了,并且认为这是由梅瑟在旷野所高举过的蛇。希则克雅王打碎了蛇,因为他认为这代表一种偶像崇拜(列下18:4)

.

圣经作者在这里想为我们提供什么信息呢?

 

犹太经师们说以色列人获得治愈,不是因为他们注视铜蛇,而是因为他们将他们的心高举到天主那里。是天主拯救了他们,不是这条铜蛇。智慧书中这样评论说:「凡转向这标记的,并不是因着所瞻望的记号得救,而是因着你,万民的救主」(智16:7)。这就是为什么基督徒必须将目光放在被钉的那位身上。

 

读经二:斐2:6-11 

当保禄给斐理伯的基督徒团体写信时,保禄是被关在监里。可能我们会想到保禄是充满了怨言,失去信心与勇气;而事实却恰恰相反,他充满了喜悦与平静。在他的书信中,他十六次强调自己的这种心情。他高兴,因为在他心中充满了和平,虽然锁链阻止他向别人宣讲福音,但却变成了一个见证,成了一份很宝贵的礼物,他可以向那些与他一同坐监的人宣讲基督的福音。他感到高兴,因为他再一次感受到了斐理伯人对他的温情及感激。

 

斐理伯基督徒团体的良善与慷慨大方,在马其顿都远近闻名,保禄也很欣赏他们的慈爱大方。当然,与其他基督徒团体一样,在斐理伯的团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,但是并不严重:在团体中有的长老对别人充满嫉妒,有的人充满野心,想占据首位;还有两个女人,虽然很尽心地在团体内服务,也非常乐意,但是却常常吵架。

 

在这封书信中,保禄怀着关心他们的心情,向他们说出自己担心的事情。他首先列举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原则:「不论做什么,不从私见,也不求虚荣,只存心谦下,彼此该想自己不如人;各人不可只顾自己的事,也该顾及别人的事」(斐2:3-4)。然后,列举出基督的例子,提出他所要指出的中心伦理思想:「你们该怀有基督耶稣所怀有的心情」(斐2:5)。

 

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,保禄在这里发出令人赞叹的赞美诗,在厄弗所团体与整个小亚西亚传开(弗5:19;哥3:16)。尤其是在圣周六晚上,举行圣洗圣事时,就诵读这段经文。这段经文记叙耶稣的三个历史时段。第一个反映耶稣的先存性:基督并不是在玛利亚胎中受孕的时刻才存在,而是从永恒,他成人之前就以天主的形象存在。这就是我们信德的中心思想:基督的神性。

 

基督做了什么?他是否自私地将自己置于神圣的地位?在与天主同样的性体中是不是也有嫉妒的成份呢?

 

这个赞美诗回答基督的第二个时刻(7-8节):就是基督降生成人。基督并没有自恃与天主同等,却空虚自己,放下自己天主性的尊严,而取了软弱的人性。当说基督降生成人时,最大的挑战不是否认基督的神性,而是认为基督怎样取了一个物质的生命,在基督尘世生命结束的时候,会认为基督像人一样,脱去自己物质上的衣服而回到自己神性生命中去。如果是这样的话,那么基督就没有完全与人一样,就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人。

 

为了显示天主对人的爱,基督向人显示了一个不可理解与超过人想象的决定:「空虚自己,取了人性,与人一样,并成为人。」基督就是天主无穷的人的化身,使自己无限成了有限,与我们人一样有着同样的身体,就像地上的尘土一样,使不朽的成为可朽的;全能变成了与我们人一样是软弱的,并认识到我们的痛苦、无知,与我们分享了人类所有的命运。正如我们所经验到的怀疑、喜悦与耻辱,他都经历过。这样,是要我们分享基督的生命并获得希望。

 

基督在我们眼中并没有以天使的形象出现,高高在上,显示尊贵;而是与我们人一样,度着软弱与痛苦的生活。即使在这种降生成人的生活中,基督也并没有显示自己的高贵,他并没有与那些有权势,渴望获得财富的人为伍,向别人显示财富与权力。他并没有获得世界的认同,而认为基督该是一个成功的人士。相反,他却取了奴仆的形象,而正是这样,罗马人就将他钉在十字架上了。

 

这是一个冲突,是不是一个失败呢?如果按照世界的标准,肯定是失败。但为天主呢?在天国内,耶稣,这位人而天主,怎样评价自己的生命呢?这就是第三段要告诉我们的(9-10节)。重复对这个世界的审判标准,基督被高举。基督就是一个完人与可以为人带来希望的人,是新亚当。在基督前,天上地下所有的都要屈膝朝拜。

 

这种胜利的意义又是什么呢?在这里,保禄用了大家所熟悉的,就是在皇宫内的生活,解释这种胜利的意义。皇帝们通常由他们的大臣与军队统率获得尊重与尊敬,皇帝命令自己的臣子们坐在自己的左边与右边;对那些战俘,却用羞辱、刑具对待他们。在天国是不是也存在着这样的情景?亚纳斯,盖法,所有公议会的成员,黑落德.....是不是在基督前将会受到羞耻呢?

 

如果是,这将是一场悲剧;如果真的存在,就是要告诉人,福音中的喜讯全部都是假的与谎言,并且承认在天国认为成功或失败的标准完全与这个世界是相同的。这样,就是告诉我们天主的来临为我们来说是一场可怕的灾难与不幸,而不是一个光荣的时刻,而这个光荣的时刻,就是天主向人显示自己对人的大爱的时刻。世界终结的历史也是不同的:所有的人都向基督屈膝跪拜。在一种新而伟大的标准里,真正的伟大就是像基督一样,弯下自己的腰去为所有人洗脚。在天国这样的秩序也一样:天主将继续为人洗脚。

 

当天主来到我们中间时,耶稣也没有改变这样的序幕,没有自己独占高位,而是与仆人一样,并向我们显示自己;他取了人性,时刻为爱而付出自己,服务是他唯一要做的事情。

 

福音:若3:13-17 

在若望福中所描写的人物形象,都是真实而具体的。作者描绘他们的方式清楚地表明希望将他们呈现为人物类型,作为生命选择的象征,接受或拒绝基督之光的象征;代表着在面对基督奥迹时,一个具体与典型灵修生活的例子。

 

撒玛黎雅妇人就是以色列的代表,是不忠的新娘,天主却对她付出很大的爱(若4)。玛尔大是门徒的代表,慷慨乐意为弟兄服务;玛利亚是向天主回报无偿的爱,愿意借着这种回报,向世界宣报基督徒团体因着耶稣所散发出的芬香。犹大代表不知感恩报爱,是门徒形象的反见证。他不明白天主的礼物,想用财富购买,并将之卖给别人,想将属于兄弟们的那一部分弄到手,并看作是自己的财富(若12:1-8)。多默,为了证实自己所相信的,需要一个确实的证据(若20:24-29)。

 

别的一些人物,只在若望福音中稍微提及。拉匝禄,经历过死亡后,坐在由天主所提供的团体的婚宴桌上,因为生命的主人带他进入复活的世界。(若12:1)耶稣「所爱的门徒」是一个体现真正门徒所有态度的匿名人物,福音的作者建议他作为团体的榜样。

 

现在我们看看尼苛德摩,他在法利塞人中是卓越的,也许他也是公议会的成员。他对耶稣的传统也不理解,在一个黑夜里走向耶稣,愿意从黑暗中得到光明。是什么力量使他要去与耶稣相遇呢?他在若望福音中出现另外两次。在帐蓬节,出现了一个非常激烈的争辩,就是在人群中,守卫士兵、大司祭及一些法利塞人中激起了争辩。他仔细耐心的听他们争辩,并给他们一个讽刺的回应:「如果不先听取人的口供,和查明他所做的事,难道我们的法律就许定他的罪吗」(若7:51)?回答也令人可笑:「难道默西亚能来自加里肋亚吗」(若7:41)?另外一次是在加尔瓦略山上,与阿黎玛特雅人若瑟(若19:39-43),将耶稣的遗体用殓布包裹起来,并敷上香料,将耶稣的遗体放在坟墓里。

 

他诚实、负责任也很勇敢,耶稣对他印象深刻。他认识耶稣是「由天主而来的师傅」,他明白如果天主不与他在一起,谁也不能完成所做的奇迹(若3:2)。

 

他所指的是什么样奇迹?耶稣公开生活的开始,并且是第一次来耶路撒冷撒冷过节。耶稣在圣城还没有行什么奇迹。福音中这样说:「当耶稣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庆节时,有许多人看见他所行的神迹,便信从了他」(若2:23)。

 

圣史所叙述的唯一片段与在耶路撒冷所发生的事情,就是洁净圣殿。耶稣的这个行动,为犹太人和尼苛德摩来说,都是具有挑战性的行为,是惊醒他们内心的不安因素,并要求他们重新看天主,就是他们的宗教敬礼与制度﹖这是有可能的,而原文也为我们指出有这种可能。一个纯洁的以色列人,「以色列的老师」 — 耶稣称他 —因此知道他认识圣经,他意识到先知所宣讲的内心真正的敬礼,与伴随着犹太人的充满虚假的敬礼,以及与不公正和压迫之间,是不兼容的。

 

因为犹太人的敬礼充满不义、压榨与对穷人的剥削。人进入圣殿时本该是寻找天主真正的面貌,而耶稣看到的却是做生意的场景。

 

纳匝肋耶稣是谁?有勇气去纠正亵渎圣殿的行为?我们有必要去认识这位耶稣,明白正在发生的事情,了解所发生的一切,以及别人对他的偏见与看法。

 

在若望福音中,尼苛德摩代表怀着真诚的心寻找真理的人。表明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的状况,这象征在黑暗中努力寻找光明的人,虽然很辛苦与辛劳,但却明白在哪里、以及谁才可以赐予这样的光明。

 

今日的福音片断是耶稣对尼苛德摩单独说话部分的结束。首先再次以铜蛇开始(13-15节),正如我们在第一篇读经中所看到的。耶稣用这样的图像比喻要在自己身上所发生的事。是一个标记:人子将被高举在十字架上,瞻仰祂的,将会有永恒的生命。

 

尼苛德摩是一位忠实的法律遵守者,是不是他也像那位富少年一样(玛19:20),还缺少什么,来承受永生呢?耶稣声明,为了获得永生,需要从上而生,而他却误解了其意义,他想有必要再一次由母腹而生。现在他更不能明白人子将被高举的话语。他不能明白:因为他缺少复活的光照。耶稣的话语为他来说是一个谜语。现在还有一段时间为他来说是不可理解的。只有在基督复活逾越的奥迹事件后,他才开始明白那天晚上与耶稣的相遇,才明白耶稣那天晚上所说的。

 

耶稣对尼苛德摩的讲话,今天对我们来说非常容易理解:注视被高举的耶稣意思是说相信耶稣(15节),将目光盯在耶稣在加尔瓦略山上为我们所奉献的爱。救恩来自信德,就是将自己生命的计划与十字架上的耶稣结合起来。在十字架上受戏弄的那位,向我们显示天主对我们是何等的大爱,并显示人,人怎样可以在人的身上回应天主对我们的爱。

 

注视着十字架上的基督,使我们明白蛇为人所带来的邪恶是多么毒辣:可以杀害那些无辜的人。但是在耶稣所赐予的生命中,也让人明白用什么来防止这个毒蛇的解毒剂:白白与无条件的爱,即使对那些迫害我们的人也一样,没有条件的去爱他们。

 

十字架不是悬挂在胸口的护身符,也不是获取领土的标记,更不是使所处环境得到圣化的工具;对所有信徒来说,它是我们信仰反思的材料。在这个十字架上,所有由基督所建议的生命计划与实现,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。

 

在十字架上,奴隶获得自由与释放,只是奴隶。由十字架的高处,耶稣宣布人将按照天主的计划复活,而只有那些心甘情愿为爱而成为爱的奴隶的人,才能复活。十字架上的爱,使人可以为了自己的兄弟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中,即使为了仇人也是一样。

 

在每个时刻我们都与蛇所留下的毒素作斗争,这样的毒素可以污染与威胁我们的生命与存在。我们要与外在的陷阱斗争,更要与内在的:就是对财富的贪婪,权力的渴望,与获得高位的愿望。只有将目光放在那位被高举者的身上,才能治愈这条蛇所带给我们的死亡,而牠却时刻准备污染与杀害今天每个人的心灵。福音作者保证:有一天,所有的人都将瞻仰被刺的那位(若19:37),并且获得救恩。

 

在今日福音的第二部分(16-21节),是对天主派遣基督使命的神学反思:天主并没有派人来审判世界,而是藉着他而得到救赎。玛窦与若望不同:玛窦为了强调今日选择的重要性,所以强调了世界末日的审判;而在若望福音中,采用一种与玛窦不同的语言,用了一种更适合与更可以理解今日的语言:并不讲世界末日的审判,只是强调审判的现世性,而这种审判就是救恩的实现。表面上看,玛窦与若望的神学反思互相冲突,但是实际上却是表达着同样的真理。天主的审判并不是判罪与惩罚,而是一种祝福;并不是在世界终结的时候实现,而是在今日的时间中,而且是救恩的审判。面对着每种召叫,要我们去做选择。天主都会在我们身边响起他的声音,向我们指示哪些是符合天上的智慧,并使我们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愚蠢时,保持警惕。

 

今天的节日也显示天主怎样实现自己的审判:祂并不宣布可怕的审判,也不定人的罪;而是邀请人注视被高举在十字架上的耶稣,并邀请人反思自己如何将生命建立在耶稣身上。按照世界的标准,十字架是失败与冲突的标记,是生命失败的记号;但按照天主的智慧,十字架是天主全部爱的表达。对这个,并不要感到奇怪,保禄给格林多教会写道说:「原来十字架的道理,为丧亡的人是愚妄,为我们得救的人,却是天主的德能」(格前1:17-25)。

 

已有0人赞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