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西略及圣国瑞•纳祥

St. Basil the Great & Gregory Nazianxen
 1月2日

圣巴西略(凯撒利亚主教圣师 St. Basil the Great)

    公元329年,巴西略生于小亚细亚卡巴多喜亚省的凯撒利亚城。父亲圣大西略,母亲圣妇爱弥利亚,弟兄姊妹共十人(弟兄姊妹中列圣品者有:圣额我略·尼撒、圣女小马克利纳、圣伯多禄等)。

    圣巴西略幼年时,由祖母圣妇马克利纳抚养成人,先后在君士坦丁堡、雅典等著名学府读书。同学中,有圣额我略·纳齐盎,二人成为莫逆之交。巴西略在君士坦丁堡终日闭门读书,从不出外游玩。圣额我略·纳齐盎说:“城里的街道,巴西略只认识两条,一条是通往学校的,一条是通往圣堂的。”巴西略学业完成,返回凯撒利亚,一度在学校执教。他受到胞姊圣女小马克利纳的感召,立志弃家修道。圣女小马克利纳管理家务、教养弟妹,弟妹都长大成人后,她同寡母和别的热心妇女共度隐修生活。

    圣巴西略遍游埃及、巴勒斯坦、叙利亚、美索不达米亚等地,考察独修生活的制度。回到家乡后,一个人独居隐修,念经读书。不久,许多人(包括他的胞弟圣伯多禄)拜他为师,请他指示灵修生活。巴西略给他们拟定会规,这会规以劳作、读书和祈祷作基础,后为东方各修院所采用。巴西略在东方修会的地位,正如圣本笃在西方修会一样。

    当时,亚略异端在东方肆虐,信仰异端的君王迫害正统教会。公元363年,巴西略领受六品和司铎圣职,赴本都创立分院。公元365年,巴西略应圣额我略·纳齐盎之请,重返凯撒利亚,协助正统教会,反抗异端势力。有一年,凯撒利亚发生大旱,灾民饥饿难耐,巴西略除将母亲的遗产全部拨充救济费以外,每天亲自在救济所围着布裙洗菜煮饭,给灾民发放食物。

    公元370年,凯撒利亚主教出缺,巴西略当选继任。凯撒利亚主教的职位是很重要的,辖区有五十个行政单位,主教可以向异端分子展开大规模的理论上的反击。所以他的新任命一发表,自华伦斯皇帝起的异端分子都相顾失色,圣亚大纳削等正统圣职人员深幸得人。

    巴西略就任后不久,华伦斯皇帝亲赴凯撒利亚,胁诱巴西略向异端分子妥协。巴西略表示:正邪势不两立,他对亚略异端绝不能保持缄默。凯撒利亚总督回禀皇帝道:“这个人(指巴西略)天不怕,地不怕,只有用强暴手段对付他。”可是皇帝怕激起舆论反对,不敢对巴西略施用强制手段。华伦斯一连三次要把巴西略放逐到远地去,每一次起草了诏书,准备提笔签名的时候,那支笔就自动折断。华伦斯自知天意难违,不敢驱逐巴西略,就悄然离开凯撒利亚。

    巴西略一面抗拒亚略异端,保卫信道,一面全力推展本区教务。他每天早晚两次向信友讲道,听众人山人海,座无虚席。巴西略提倡每天日出前,信友在圣堂里共唱圣咏。他在凯撒利亚城外建了一所医院,收容贫苦的病人。巴西略体弱多病,可是他常赴教区各地视察,督促圣职人员和教友尽好本分,热心恭敬天主。

    圣亚大纳削逝世后,巴西略成为反抗亚略异端的唯一领导人物。他联合各地教友,扑灭异端。可是他的工作成绩,并不美满,他常常自叹道:“因为我是一个大罪人,所以我每一件事都失败。”

    公元378年8月,华伦斯皇帝出征,伤重身死。新君嘉新登基,迫害圣教的运动至此告一段落。当时,这位毕生保卫圣道、与异端作战的武士,已病入膏肓,第二年1月1日安逝,享年49岁。噩耗传出,全城居民,包括异教徒、犹太教徒,不分国籍,无不哀悼。72年后,加采东大公会议表扬巴西略。大会宣言有这样一段文字:“伟大的巴西略,向全世界传扬基督的真理……”巴西略是圣教历史上第一流的讲道员之一。

    巴西略逝世日期为1月1日。所以东方教会每年1月1日庆祝圣人的瞻礼。

    巴西略叮嘱圣职人员和教友尽好个人的本分,对圣职人员的资格限制非常严格。巴西略对待仆人苦口婆心,开导他们悔过自新。他在讲道中谴责为富不仁的人:“你们常以钱财不敷个人需要为借口,不肯做善举,可是你们手上闪闪发光的指环,证明你们完全是说谎者。你们把手上的指环卸下,就可以拯救多少债务人出狱;你们把身上一件衣服脱下,可以使多少衣不蔽体的穷人获得温暖。”巴西略也对那些中等阶级的人说:“你们以为自己是穷人,比你们贫穷的人还多着呢!你们家里有十天的粮食,可是那些赤贫的人,家无隔夜之粮,那才是真正的穷人呢!你们不要考虑太多,把你们多余的,施舍给穷人吧,不要将个人利益放在公共利益之上,你们应当慷慨大方……”

 

圣额我略•纳齐盎(国瑞•纳祥 St. Gregory Nazianxen)

    圣额我略生于公元329年,纳齐盎是他的诞生地,后人称他为纳齐盎,以别于他的父亲圣长额我略。他的母亲是圣妇农纳,父亲本是外教人,被母亲劝化,领洗入教,夫妇两人热心敬主。父亲长额我略后来领受铎品,担任该城主教,当时45岁。纳齐盎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。圣妇农纳给儿子打好了圣化生活的基础,他日后荣列圣品并非偶然。

    纳齐盎先后在凯撒里亚、亚历山大里亚、雅典各学院学习。他从埃及搭船赴雅典的时候,中途突遇大风,船只几乎沉没,纳齐盎很紧张,因为当时他尚未领洗。到了雅典,他和圣巴西略成了莫逆之交。

    他求学时代,本来准备当律师,可是后来立志献身事主,当时他已经30岁。巴西略在本都隐修,听到这个消息,就写信叫他来,共同隐修。两位大圣师携手合作,编写了许多神哲学的著作,给后世树立了隐修生活的典型,又由圣本笃介绍到西方。

    当时,纳齐盎的父亲年逾八旬,他叫纳齐盎暂时放弃隐修生活,管理教务。老父又要他领受铎品,他非常恐慌,他觉得自己的德能浅薄,不配领受神品,就逃到巴西略那里。过了两个月,纳齐盎认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,毅然回去领受神品,负起神圣职务。后来他写了一本书,研究司铎神品的性质。后世学者从圣金口若望、大圣额我略,直至今天的学者,凡论司铎神品的论著,都以该书为主要参考资料。纳齐盎的胞弟圣凯撒洛,胞妹圣女高果聂相继去世,他手足情重,不胜悲痛,亲自撰写悼词,情文并茂,这两篇论文至今还保存着。

    公元370年,圣巴西略当选凯撒利亚宗主教。鼓吹亚略异端的华伦斯皇帝,认为圣巴西略是阻挠亚略的主要敌人,故意将卡巴多喜亚分为两个省,借以削弱巴西略的权力。可是圣巴西略针锋相对的答复道:“划分省区,不影响圣教会辖区范围。”同时,为了粉碎皇帝的阴谋,祝圣纳齐盎为主教,委任他管理一部分教区。两人通力合作,抗拒亚略异端。纳齐盎圣主教后,留驻纳齐盎城,协助老父治理教务。老父去世后,他等新主教选出后,便悄然引退,在塞琉西亚隐居了五年。

    华伦斯皇帝死后,教难平息。由于君士坦丁堡被亚略异端分子盘踞三、四十年,教务饱受摧残,需要干练人才振兴。纳齐盎众望所归,被派为该城主教。圣纳齐盎虽然酷爱隐修生活,可是为了教会的利益,慨然接受任命。

    他到君士坦丁堡的时候,穿着破旧的衣服,秃头驼背。君士坦丁堡的人平素养尊处优,眼睛势利,根本瞧不起他,可是他耐心开展教务。他把自己的住屋改成圣堂,取名“再生”,以示圣教复兴。教友人数渐渐多了起来,可是亚略异端分子想尽方法陷害他、侮辱他,把他扭送到官府,用石块向他投掷。纳齐盎非常镇定。他说道:“你们依仗人多,我依仗正义为后盾,你们盘踞圣堂,可是天主和我站在一起。”他的传教工作逐渐有了起色,许多知名人士纷纷与他结交。圣热罗尼莫也从叙利亚来,接受他的教导。

    公元380年,戴沃多塞皇帝领受洗礼,洗礼由正统主教主持。皇帝颁诏,限令君士坦丁堡的亚略派宗主教在下述两条中任择其一:或接受正统教义,或即日离城。亚略派主教最终选择了后者,自动离任。纳齐盎当选君士坦丁堡宗主教,可是却受到敌人的百般阻挠,不让他履职。纳齐盎不愿因个人的原因引起教众的纷争,便决定激流勇退,辞去宗主教职务,退往本乡隐居。他向信友告别,情挚意切,敦劝大众团结。

    纳齐盎虽然隐退,可是他在君士坦丁堡的任务也已胜利完成。他刚到君士坦丁堡的时候,信德的火焰如风中之烛,即将熄灭,而维持信德的火焰不致熄灭的,是纳齐盎。纳齐盎辞去宗主教职务后,专务隐修生活,勤操苦行,终年赤足,冬日不生火取暖,潜心著作。

    圣人的生平,进则为大众服务,退则专务灵修。他有过人的口才,精致细腻的文笔。他撰著文章,驳斥亚略邪说,攻击“叛教者”儒里安,博学雄辩,名噪一时,堪称捍卫圣道的健将。他所著的《三位一体》、《说教集》等,推本求源,丝丝入扣,因此获得了“神学家”的雅号。圣教历史上获此雅号的,唯圣若望宗徒一人。

    圣人于公元389年逝世,圣教会因他全力拥护正统的信道,尊奉他为东方四大圣师之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