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谢支持,主佑平安🙏
本书好像《友弟德传》,是叙述天主怎样藉另一位女英雄,拯救犹太人免于灭亡厄运。据一般经学者的意见,书内的史事,发生于波斯国薛西斯王朝。
薛西斯王将抗命的皇后废弃,另选立一位犹太少女艾斯德尔为后。不久以后,这位新后的养父摩尔德开,因不肯向当朝一品的大官哈曼低首下拜,使哈曼十分恼怒,因而仇恨一切犹太人,遂求君王将犹太人杀尽,君王准如所请。摩尔德开听见这个凶信,十分恐惧,于是一面求天主拯救,另一面托人将此凶信报告给艾斯德尔,并面授机宜,要她为犹太同胞恳求君王开恩。艾斯德尔终于获得了君王的大赦,不但救犹太人免于大难,而且将哈曼置于死地,使自己的养父摩尔德开替代了哈曼的高位。犹太人从那时起,特立了“普陵节”,以纪念他们此次获救的大恩。
本书所记载的主要事实,无疑是有历史的根据;但由全书的叙事推断,作者以他生花妙笔,将一些史事夸大,加以渲染,为显示以色列民族的光荣和力量。
作者的目的,也好像《友弟德传》,在证明天主常照顾自己的子民;虽然他们侨居异国,属人权下,天主仍照顾那些信赖他的人,不致遭灭族之祸。
使经学者深感困惑的,是本书自古以来流传两种不同的经文:一为希伯来文,一为希腊文,前者较短,后者较长;较长的部分,我们称之为补录,亦即通常所称的“次经”部分。拉丁本将这些补录全置于书尾;但圣教会自初即采用希腊文圣经,并且这些补录,为明了本书的史事,是相当重要的。因此中文译本,按希腊译本的次序,将这些补录一并译出。
若从新约的道德观点来看本书,自然不能赞同本书过分标榜的狭义国家主义和复仇精神。但应知本书是旧约时代的产物,尚未受“满溢恩宠和真理”的耶稣的光照(若1:14)。尤其本书大约是写于玛加伯时代,此时犹太人正处于另一次亡国灭种的危机中。作者以本书来激励同胞,保卫自己的宗教和国家,使他们勇敢参加圣战。